团学工作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团学工作 > 正文

【行知辑录】龙山行知学堂:童言传雅音 普通话推广筑桥引路

发布日期:2025年08月03日 11:03   编辑:王明蕾  核稿:夏娟  终审: 许锃   浏览次数:

在语言的花园里,普通话是一朵绚丽绽放的奇葩,它跨越地域的阻隔,传递着情感与思想,维系着民族的团结与文化的传承。7月31日,合肥师范学院“向阳花开”行知学堂走进龙山社区,开展普通话推广课堂,以“普通话推广:童言童语传四方”为主题,为社区孩子们搭建起学习、交流普通话的平台,在童真的话语声中,播撒下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种子。

为了让普通话课堂生动有趣、富有实效,小先生们提前多日便开始筹备。从课程主题的确定,到内容的打磨,再到教学形式的设计,每一步都饱含着对推广普通话的热忱。通过与龙山社区工作人员沟通,了解社区孩子的年龄分布、普通话基础情况。通过简单的语言交流测试,发现孩子们虽日常能说普通话,但存在发音不够标准、词汇运用单一、语感较弱等问题,部分孩子还受方言影响,平翘舌音、前后鼻音区分不清。基于此,确定课堂以夯实发音基础、丰富语言表达、增强普通话应用能力为目标,让孩子们在趣味学习中爱上普通话。

围绕“普通话推广:童言童语传四方”主题,小先生们设计了 “知普通话重要性”“正音大挑战”“词汇大富翁”“故事小舞台”等环节。从阐述普通话对个人成长(如助力学习、拓宽交流圈)、文化传承(承载民族文化,让经典作品准确传播)的意义入手,激发孩子们学习热情;再通过拼音辨析、绕口令练习纠正发音;以趣味游戏积累词汇;借故事讲述、情景对话提升表达,让知识层层递进,课堂妙趣横生。

小先生们制作了色彩鲜艳、图文并茂的PPT,配上生动的发音示范音频、有趣的动画片段,还准备了拼音卡片、词汇卡片、小贴纸(用于奖励)等教具。拼音卡片上,清晰标注易错发音;词汇卡片涵盖生活常用词、文化相关词,如“传统”“团圆”等,让抽象知识变得直观可感,为课堂互动增添活力。

课堂上,小先生用亲切标准的普通话,从孩子们熟悉的场景讲起:“同学们,当我们去外地旅游,说着普通话,就能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愉快交流,分享家乡的美食、美景;当我们阅读经典文学作品,用普通话朗读,才能精准体会‘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’的诗意。” 孩子们眼睛亮晶晶的,认真聆听着普通话在文化传承、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意义,在心底悄然种下重视普通话的种子。

“平舌音z、c、s,翘舌音zh、ch、sh,就像一对对调皮的小双胞胎,总爱捣乱,现在我们就来把它们‘分清’!”小先生拿着拼音卡片,开启正音挑战。她先示范发音,让孩子们用手触摸喉咙、感受舌尖位置,体会平翘舌音发音区别。随后,“四是四,十是十,十四是十四,四十是四十”等绕口令登场,孩子们有的涨红小脸,认真辨音;有的反复练习,互相纠正。遇到前后鼻音难题,老师借助“en - eng”“in - ing”对比练习,如 “小明在森林(sēn lín)里听(tīng)小鸟唱歌”,让孩子们在语境中区分,笑声与认真练习的声音交织,发音错误逐渐减少。

课堂结束,推广普通话的脚步并未停歇。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布置 “特殊作业”:回家给家人朗诵一首古诗、讲一个普通话故事,教长辈一个新学的词汇,开展“家庭普通话小课堂”;鼓励孩子们在社区活动中主动用普通话交流,如垃圾分类宣传、邻里互助活动,让普通话从学堂的小天地,走进家庭、社区的大生活,成为日常交流的“通用密码”。

短短几节普通话课堂,孩子们变化明显。曾经发音含糊的,如今能清晰准确朗读;词汇匮乏的,开始用丰富词语描绘世界;不敢表达的,也能自信站上“故事舞台”。他们在日记中写道:“我喜欢普通话课堂,学会了好多好听的词,现在和小伙伴交流更有趣啦!”普通话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能力,更赋予其自信与表达的勇气,如同为成长插上翅膀。

龙山社区的家长们纷纷点赞:“孩子回家教我们说普通话,一家人交流更欢乐了,也让我们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。”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,普通话课堂丰富了社区文化活动,促进居民交流融合,让社区更有“文化温度”。这小小的课堂,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阵地,传递着语言的魅力与文化的力量。

“看到孩子们从发音错误到准确清晰,从羞涩不语到踊跃表达,深深体会到推广普通话的意义。这不仅是语言教学,更是文化传承与心灵沟通。” 一位小先生感慨道。他们用知识与热情,点亮孩子们的普通话学习之路,也在实践中领悟到教育的真谛,实现自我成长。

龙山社区“向阳花开”行知学堂的普通话课堂,是一场语言与文化的播种之旅。在童真的童言童语中,普通话的种子扎根、发芽,未来必将绽放更绚烂的花,让规范语言之美在社区传递,让民族文化之魂借普通话弘扬,助力孩子们以清晰雅正的声音,走向更广阔的天地,讲述中国故事,传承文化根脉。(suncitygroup太阳集团网站,音乐学院:王梓涵)

返回顶部
Baidu
sogou